高考突围|精神状态回忆录

Lihong Gao

这是一篇实际上写了 4 年的文章。现在看话说早了,只是众多篇之一。

从高考毕业写到了大四毕业,被困在高中的人,从来都是我。也许只有我。

无数次将这一篇的想法加入待写,又无数次删除。好像写了就是矫情,不写才是真的释然。其实是心中一次又一次的挣扎不甘。

好像走出来了,其实仍旧在原地打转。


2024 年 8 月 5 日,又看到一位 up 主妹妹的高三最后 50 天记录,有些感慨。

是啊,“我的高三从来没有什么轰轰烈烈”,真正经历过的人都明白,小说电视剧视频里那样精彩绝伦的生活永远不属于我这样的普通人。我的高中三年也没有奋力拼搏,只有得过且过。现在的我回忆起来,完全理解当时自己的心理状态:固执乃至偏执,懂事却又叛逆,努力并且放弃。彼时找不到人生方向,此时物伤其类。

不甘,有。谁甘心过去十几年的所谓努力换来这样一个结果。

可我需要接受自己的平庸。我不是天才,也没有悟性。心智并不成熟的少年被扔进天才们的猎场,不甘平庸的偏执塑造努力的谎言。有些努力,注定没有结果。无数次的努力换不来期待,哪怕降低自己的期待也配不上自己的预期,一个悲观的小孩固执地与自己玩做一块儿。对自我的怀疑,对能力的否定,对自己的不甘,对自己的厌弃,这个摇摇欲坠的底座,是我那三年的主旋律。

钻入了牛角尖的人是无法劝说的,亲人尤其。怀揣着这样的心理,一切的不安与不甘,在查分的那天终于落幕。

尘埃落定。

未来会好吗?未来会好吧。


成功的定义究竟是什么?

过去十八年的人生,沉浸在刷题、考试的循环里,悲欢之中,是最单纯的样子,悲欢之外,是未知。我只能将“成功”简单的定义为:考上好的大学、找到好的工作、找到好的伴侣、过完这一生。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是给别人看的,我明白;谁不想成功,我明白;符合他们的期待也是成功,我明白。

但我也并不后悔,只因那是自己的选择,无论好坏,结果需要自己承担。而且无论早晚,总要走过一遭,早早意识到,对自己更好。但也充满遗憾,否则不会每年在毕业季看到类似的视频,总会心湖荡漾。

上面这段话有些过于洒脱了。大学至今,我也曾有过无数次的后悔和遗憾,如果当时自己坚持下来了,现在的处境是不是会有些不一样?实习工作什么的是不是会比较好找?我明白,后悔没有意义,架不住空闲下来总会被这样的情绪裹挟淹没,架不住别人在问你学历时越发低落的声音,架不住心里的那道坎。我明白,这是我的选择,我总要走这一遭。我明白,以我当时的心境,我做不到稳定对待高考,我做不到平心静气,我做不到心无旁骛。

我都明白,可我都不明白。这是成长吗?成长一定要身披荆棘吗?

那是我的青春啊,伤痕累累的青春,长成心里的老小孩。

怎么会到这样的境地呢?成长路上,一次次地被无数双手向前推着走,心却是一步步往回收。我开始害怕亲密关系,害怕被伤害,害怕善良换来冷眼,害怕满腔的热情撞上一句敷衍的明白。不配得感挤占了其余的空间,再看不到爱。我逐渐丧失了一切动力,失去对未来的憧憬,人生好像一下就望到了头。我已然无法再热爱生活。

可孩子啊,你那七年时间最不该的,就是打从心里的自卑。生于泥泞,长于清潭,你已经比很多人的起点和生活要高要好了,你能和他们站在一起已经是你的能力了。你有大把的时间和机会试错,你的努力是有回报的,你是配得到这一切的,你是可以做自己的。

“背挺直一点,再往前站一点。” 这些都是我的来时路。

现在是 2024 年 8 月 13 日凌晨 1 点半。一个精神内核极其不稳定个体的自述与情绪发泄。

备考托福的过程,是我过去三年好不容易建立的自信心逐渐崩塌的过程,尽管其本身就是空中楼阁。明显能够感觉到对自己能力的不自信与失望。凌晨做着题目,想着还是写下零碎的想法。


现在是 2025 年 4 月 27 日,昨天刚完成毕业论文答辩,整个人自从陆续收到 Offer,且收到许多许多真诚的爱意之后,当下的内核比较稳定。不过我自知这个稳定是暂时的,低熵状态是不稳定的,熵增的过程才是常态。索性,放任自流,也希望不被洪流卷走。

“在选择人生道路这件事上,我不曾被一种洪流卷走”|KY访谈:2016年给过我最多启发的一个人,昨天等待过程中,这篇文章看了一半,确实很有启发,很适合当下状态的我。我评判一篇文章的好坏,主要挂钩于当下的状态,可能过了当下,我就不再觉得这是一篇好文章,可能它会一直是,可能一直不是。


现在是 2025 年 5 月 8 日 22 点,我开始修改这一篇文章。这篇文章草稿写于 2024 年 8 月 13 日凌晨,相信前文你也看出来了,有两种颜色的字体,黑色是原文,彩色底色是我今天添加的文字。不止是为了行文的流畅和逻辑衔接,也是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,放任曾经将我压垮的情绪再度席卷,我会再变成什么样子。很幸运,我对当下自己的精神状态很满意,很稳定,不内耗,做到了自洽。

说起自洽,昨天和朋友聊起这个话题。“本科院校很一般的拿了这个的 offer,我当时怎么没有报一下” 类似这样的话,机会成本嘛,人在作出选择拿到结果后的必经过程,怎样自洽,怎样与自己和解,内耗多年的我,很有发言权。

以前我会想,坏情绪什么的,既然是坏的、不好的,那我应该要让它不存在,之后会去找各种方法消解它,一旦各种方法失效,我就会跌入更大的情绪漩涡,加剧内耗。现在的我会想,哦有坏情绪啊,这是我的身体对我发出的一种警告,首先我要警惕最近的状态:首先需要放任这种情绪占据我一段时间,可以是几个小时,可以是半天,可以好多天,总之,放任它;接着在放任的过程中想想最近有发生什么事情让我这样不舒服了,所有的事情都想一遍,相信我,能想起来的事情一定都会影响到自己,想不起来的事情都不重要,因为自己潜意识里都不重视这件事情,它不会影响到情绪;最后,影响心绪的那件事情解决了吗?能否解决?是否要寻求外界帮助?努力解决它,往往它就是你接下去一段时间生活的主旋律。

人必须要有坏情绪,放任的过程就是在消化情绪。

再想得开一点,这世界离了你不会停摆,你的一点点情绪除了影响到自己,不会有人在乎,所以内耗不可取,不开心请外耗他人(bushi)开玩笑,没有人在乎小鱼在想什么,别人也不会特别在意你的生活如何,做自己就好了,一天天的,自己得劲儿就行。


由此,我就可以讲一讲几个人。羽生结弦、陈楚生、张杰。

为什么要讲这几个人,因为他们是我想成为的那类人。

首先是羽生结弦。将他放至第一位的理由很简单,我嫉妒又羡慕又渴望成为他。花样滑冰多少年才出了这样一颗紫微星一样的人物,要天赋有天赋,要努力有努力,活生生现实版热血漫男主,“他想要,他得到”,本身就出众的天赋,加之付出了多少血汗,受了多少伤,才能成就现在的柚子。真真应了那句“十代结弦、一生悬命”。嫉妒他有天赋,羡慕他敢想敢做,渴望成为他努力的样子。

其次是陈楚生。他稳定的内核是我一直很羡慕的那类人,内在稳定、外在有趣,我想成为这样的人。也许是修理厂的经历,也许是酒吧唱歌的经历,也许是起起伏伏的经历,他一直是那个情绪稳定、会反思、有想法、努力做到的里里。“听楚生唱歌,学楚生做人”,民选冠军,不是白说的。

最后是张杰。他与我是最相像的一类人。有一定天赋,但比上不足、比下有馀,只能靠后天的努力(尽管张杰本身的音域已经超出许多人)。努力,唯有加倍努力,才能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。

其实这三位的经历都不必多说,看到就会懂。人生这场游戏没有回档,也从来不会一帆风顺,可还得接着玩下去,玩下去。


在公众号这里放一下我的毕业论文致谢,感觉零人在意我的网站哈哈,无所谓了。致谢感觉还蛮符合当下我的状态的。

0324-02.png
0324-03.png
0324-04.png


行了,写到这里感觉差不多了,再写下去不仅没啥写的,还容易变成说教。我的想法一向多变,现在的稳定不代表之后的稳定,毕竟熵增才是宇宙常态。

这篇文章是【高考突围】专题企划的第一篇,高中那些事儿,得在之后继续讲,看着每天乐呵呵的,其实心里指不定多变态,同学们要做好观影准备。我的初高中,就是内耗发展史,大学才是我的进化史,我为了解决内耗,可是发展了足够多的爱好,颤抖吧各位。

让我们拭目以待。

  • Title: 高考突围|精神状态回忆录
  • Author: Lihong Gao
  • Created at : 2025-05-09 00:00:00
  • Updated at : 2025-08-01 14:52:44
  • Link: https://epiphany-leon.github.io/site_lih/2025/05/09/高考突围|精神状态回忆录/
  • License: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CC BY-NC-SA 4.0.
Comments
On this page
高考突围|精神状态回忆录